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现实摆在眼前,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迅速下滑。
在亚冠联赛的舞台上,中超球队的实力定位日益清晰。想要杀进东亚区8强,需要竭尽全力再加一点运气;而想要更进一步,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难度极大。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选择。
外援的质量无疑是影响中超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上海申花的前场核心和中场大将因伤缺席,导致球队在比赛中表现不佳。而山东泰山等强队的前场外援实力较强,这与其防反的打法密切相关。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让未来的亚冠联赛更加困难。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金元足球时代中超俱乐部大多选择赴欧洲拉练,以寻找高水平的热身对手和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现在大多数中超球队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对手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中超球队整体技战术水平相对低下,一旦到了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在与日本球队的对阵中,这一问题尤为明显。中超顶级强队一个赛季下来比较激烈的比赛也就三五场,且无法模拟日本球队的技战术打法,得到的锻炼不够。相比之下,中超球队碰到战术体系不那么精细的韩国或东南亚球队还能抗衡一下。
目前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上的竞争力,已基本回到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的中超虽然有出色的本土球员,但对手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然而,与现在相比,外援的成色显然不足。现阶段的外援身价大多维持在百万级别,而过去的外援身价曾极高。
未来几年,中超联赛的总体情况预计将趋于稳定,但这种稳定更多是建立在政府支持和投入收缩的背景下。要想提升中超的竞争力,除了提升外援水平和增加外援数量外,还需在本土球员的培养上下功夫。然而,青年球员的成熟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近两三个赛季的焦点可能更多地放在提升外援水平和增加投入上。
此外,因为80后球员逐步退出国家队和俱乐部,而00年龄段球员在国青和国少时期的低谷表现,使得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尽管有迹象显示05后一代正在复苏,但他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面对亚冠,不论多困难,仍需全力以赴。因为国家队和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都寄托于此。要想在亚冠保住底线,需要俱乐部的高度重视和实质性的措施。至于外界的论调,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当球队取得好的成绩时,论调自然会转变。
未来如何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在短期内,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外援水平和增加投入。然而这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中国足协在增加外援名额方面遭遇了俱乐部的反对。同时,中超俱乐部普遍依赖地方政府支持,自身提升投入的难度极大。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和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来支持足球发展。
总之,面对当前的困境和挑战中超联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包括但不限于提升外援水平、加强本土球员培养、解决青少年足球问题、增加联赛收入等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